澳门威斯尼斯人娱乐9499(中国)主页

周应祺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7-01浏览次数:405

学院教授简介

周应祺

简要介绍:

一、学习和工作简历

1964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工业化捕鱼专业

1979.12-1980.12访问学者,英国白鱼局工业发展部电子研究所,研究电渔法;动水槽训练中心,研究网渔具水动力学和动水槽技术特性。

1980.12-1982.3访问学者,英国阿伯丁海洋研究所鱼类行为部,研究鱼类游泳,水下观察技术等。

1964-1972年  上海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助教

1972-1979年  厦门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助教,讲师。

1982-1993年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渔业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教授

1985年-现在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学报”编审委员

1988年-现在  学术刊物Fisheries Research编审委员(ELSEVIER出版社)

1990年获教授职称

1992年-现在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编审委员

1994.3-1996.10  上海水产大学副校长

1996.11-2004.4  上海水产大学校长

1997年任博士导师

1997-2002年  上海水产学会理事长,农业部农业高等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1998-2005年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学报”主编

2000年起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002-2006年  中国渔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远洋渔业协会顾问

2002年-现在  亚洲水产学会理事,兼副理事长和学术委员会主席

2003年-现在  教育部教育指导委员会水产学科组组长

2004年-现在  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05年-现在  学术刊物Environment Biology of Fish编审委员(SPRINGER出版社)

2007.10担任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教育评估资深专家

2007.11-现在  上海市科协第8届委员会常委


二、研究方向

渔具力学、鱼类行为学、渔业管理、高教管理

三、主讲课程

鱼类行为学、渔具力学、渔业导论等

四、论文

1. Further electric fishing trials aboard C.K. Amber at Lowstoft, Field Report, No.881 IDU WFA,1980.

2. Trails of a 1/8th scale electrified C3 trawl, IDU WFA, 1980.

3. Results of systematic series of tank tests on cone nets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drag coefficients, IDU WFA, 1981.

4. Drag measurements on conical nets in a flume tank at low Reynolds numbers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ory, ICES meeting paper, 1981.

5. A re-examination of the Magnus effect rotor for control of a remote vehicle, Working paper 5/82 DFAS Marine Laboratory, Aberdeen, 1982.

6. The swimming behaviour of fish in towed gear: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rinciples,.  Working paper 4/82 DAFS Marine Laboratory, Aberdeen, 1982.

7. 拖网阻力特性和计算方法. 《捕捞专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2, 中国水产学会 捕捞专业委员会,  1983.4.

8. 网衣对称剪裁计算机程序编制. 《水产学报》 Vol.9, No.3, 1985.

9. 鱼类最高游速研究. 《水产学报》 Vol.9, No.2, 1985.

10. Marine fisherie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Pacem in Maribus - XIV, International Ocean Institute, 1990.

11. Study on conical nets with reference to drag coefficients, geometry and modeling rules. 《Proceedings of World Symposium of fishing gear and fishing vessel design》, 1989.  P.40-445.  Marine Institute, St Johns NFLD. Canada.

12. 拖网瞄准捕捞作业时水平位置的控制. 《海洋渔业》 Vol.1, 1989. P.6-10.

13. 纲索水动力学性能研究评述. 《上海水产大学科技文集》89-2, 1989. P.1-11.

14. 中层拖网系统静力学模型和开创号拖网作业性能研究.《捕捞专业讨论会论文集》1990, 中国水产学会捕捞专业委员会, 1991.

15. 围网渔船作业时外力实测和研究. 《水产学报》Vol.15, No.1. 1991.4.

16. Coastal Fishery Manag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Communities in China. FAO Fisheries Report No.474. Suppl. No.2, 1992.

17. 上海市水产品消费市场预测及研究,《上海渔业经济》, 1992 20(91)4.

18. 上海水产品消费分析及分解法预测.《上海渔业经济》1992 23(92)3.

19. 人才需求预测及对策--中国进一步发展远洋渔业对策研究, 农业部 1992.

20. 白令公海狭鳕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公约的启示.《水产信息》 1995.

21. Reflection in the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Modal.  Improving University Teaching (IUT) Twentie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995

22. 渔业学科,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高等农业教育》1995(5)

23. Estimation of discards and bycatch in Chinese fisheries. Report for FAO Technical Consultation on the Reduction of Wastage in Fisheries. Tokyo Oct.28,1996. FIIU/R547.

24. 面向21世纪水产类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上海水产大学学报》96(4).

25. 海洋渔业人才培养及高等教育。《两岸远洋渔业交流座谈会专辑》1997/4,p.1-16。

26. Discards and bycatch in Chinese fisheries.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Oceangraphy and Fishery in the East China Sea.  Cheju National University,  Sept.1997.

27. 深化教育改革,努力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1996年 《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8. 加强渔具渔法选择性研究,减少兼捕和混捕,保护渔业资源。《农业绿色革命:农业部科技委论文集》1997。

29. 知识经济与渔业科技创新。《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年报》1998。

30. 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促进新学科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访美考察团:美国农业高等教育考察点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1999.5。

31.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开拓人力资源,加快师资队伍建设。《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访美考察团:美国农业高等教育考察点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1999.5。

32.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几点体会。《1999年农业部领导班子建设工作会议研讨论文集》农业部人事劳动司,1999.6.10。

33. 海洋渔业管理与ISO 14000比较研究。《上海水产大学学报》99(4)。

34. 知识经济与渔业科技。《江苏渔业》99(2)。

35. 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高等农业教育》99/12。

36. 21世纪杨浦区发展战略建议—以五角场为中心,建立大学城,加速发展教育和高科技产业。《杨浦科技》99/2。

37. 关于如何实施近海捕捞产量“零增长”的建议。《中国渔业经济研究》1999/6。

38. The measurement of Fishing Capacity in Chinese Fisheries and Related Control Practices. FAO FI:MFC/99-Background Document 2. 

39. 以五角场为中心建立大学城,加速发展教育和高科技产业。《参考与决策》,2000/1。

40. 有关捕捞能力量化统计方法的探讨。《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Vol.9(2)2000/2。

41. 国际海洋渔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及趋势。《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Vol.9(4),2000。

42. 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素质教育,21世纪高等水产教育的人才培养。《两岸水产教育研讨会文集》2000年,p.151-157。

43. 水产教育的沿革与发展。《两岸水产教育研讨会文集》2000年,p.1-9。

44. 海洋渔业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Vol.10(1),2001

45. 新世纪初我国渔业发展问题和对策。《农业科技管理》Vol.20(1),p.17-19,2001

46. 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科学》Vol.23, No.2. 2001/3。

47. 中国海洋渔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灰色分析及其预测。《湛江海洋大学学报》Vol.21, No.1. 2001/3

48. 知识经济、自然资本主义、渔业产业和科技创新。《绿色水产》p7-10,2001/1。

49. PTP法在我国海洋渔业中的应用。《上海水产大学学报》Vol.11, No.2,p.154-159。2002/2。

50. 建立机制,促进高校开放式办学,构建现代大学。《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二次会议文集》2002/7。

51. 我国渔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科学养鱼》p.5-6,2001/1。ISSN1004-843X-CN32-1131/S。

52. 捕捞能力及其计量。《上海水产大学学报》Vol.11, No.1

53. DEA理论及其在我国海洋渔业中的应用。《水产学报》VOL.11, No.1,p.37-42。2002/1。

54. 积极推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转化。《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第12期(总138期)

55.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灰色相对关联评价。《水产学报》Vol.26,No.4. p.331-336. 

56. 峰值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在中国远洋鱿钓渔业方面的应用与比较分析。《水产学报》Vol.26, No.4. p.337-343 

57. Measurement of fishing capacity in Chinese fisher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ld Fisheries Congress. P.491-498.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Symposium 38, Bethesla, Maryland. ISBN 1-888569-55-7.  ISSN 0892-2284

58. Study on the measures of the marine fishing capacity of Chinese fleets and discussion on the measuring methods。《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年增刊。

59.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中税收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创新》,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首届中国博士后学术论坛暨第三届优秀博士生学术年会。P.153。科技导报社,2005。

60. “关于休闲渔业的思考与国外游钓娱乐性渔业”。《2006年海峡西岸休闲渔业交流会会议文集》,福建省海洋渔业局,2006-4-10。

61. “生态足迹理论的微观分析—成分法的算法及应用”。《上海水产大学学报》第15卷,第1期。2006-1。第84-89页。

62. 深水网箱的分类及性能。《上海水产大学学报》第15卷,第3期,第350-358页。2006-7。

63. “基于海洋遥感的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水产学报》第30卷,第5期,669-675页。2006-10。

64. “中国海洋渔业、渔船管理与现状”。《第6届VMS国际会议》北京。 Carpe Diem Ltd.2006/4

65. “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渔业年鉴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第1-16页。ISBN 7-109-11228-4。2006-12。

66. 网箱养殖大黄鱼两种间距分级栅分级效果的比较。《水产学报》第30卷地6期,785-790页。2006年12月。

67. Measures of the fishing capacity of Chinese marine flee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methods.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Vol. 61 (No. 3), pp623-630, 2005. 

68. 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中税收的作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月。

69. 印度洋中西部和大西洋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摄食生态的比较研究.《生态学报》2007,27(1):135-141.

70. 大西洋西部大眼金枪鱼摄食生态的初步研究.《水产学报》2007,31(1):23-30.

71. Feeding Ecology of Thunnus obesus in the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Eco Summit 2007. Beijing, China. 22-26, May, 2007.

72.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mean trophic level of tuna fishery in the Indian Ocean. Eco Summit 2007. Beijing, China. 22-26, May, 2007.

73. 长三角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论坛》第一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74. Fishing capacity control and IUU fishing elimination in China. APFIC Regional Consultative Workshop, Phuket, Thailand, 13-15 June 2007.

75. Note of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fishery to 2030.  Tn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od and Water Sustainability in China 2007”.  Macau, China. 18-19 January 2007. 

76. Women in Chinese Fisheries. 8AFF2007. Cochin, Indian, Nov. 2007.

77. 崇明岛发展水产养殖的展望。《推进崇明发展论文集》上海市政协,2007-11

78. 2006-2007水产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水产学会编著。负责综合报告的通告和修改,定告。2007-3。

79. 税费在东山县单拖渔业捕捞能力控制中作用的实证分析。《中国渔业经济》2008年第3期第26卷。

80. 超声波对江黄颡幼鱼生长的影响。《上海水产大学学报》第17卷第2期,2008年3月。

81. 世界渔业科技发展与水产类学科调整的几点建议。《高等农业教育》2008。

82. 上海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83. 关于上海市水产养殖模式转变的探讨。《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10卷第1辑。


五、著作  

1、周应祺, 1991.  渔船船员考试试题解答--驾驶(捕捞部分).  科普出版社, 1991.8.

2、周应祺, 1993.  英汉农业大词典--海洋渔业部分.  农业出版社, 1993.

3、王克忠, 周应祺, 1994.  英语:远洋渔业船员培训教材.  农业出版社, 1994

4、周应祺, 乐美龙等, 1995.  英汉渔业词典--海洋渔业部分.  农业出版社, 1995.

5、周应祺,许柳雄和何其渝,2000。面向21世纪教材“渔具力学”。农业出版社,2001。

6、周应祺,乐美龙等,2002。渔业导论。上海水产大学。

7、Phillips, B., Megrey, B. and Zhou, Y.Q. editors. 2003.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ld Fisheries Congress: Feeding the World with Fish in the Next Millenium – The Bal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Symposium 38, Bethesla, Maryland. ISBN 1-888569-55-7.  ISSN 0892-2284

8、潘迎捷,黄硕琳,周应祺,2005。“上海水产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05年度论文集”。上海水产大学,2006。

9、潘迎捷,乐美龙、黄硕琳、周应祺等,2007。水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0。


六、主持的项目  

2008  主持教育部国家级教育团队(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建设;教育部“水产类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规范研究”

2004  主持“中国渔业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编制”;“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发起和编著人之一

2000-2002  教育部“新世纪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本科教育复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

1995-1999  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水产类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和实践项目负责人

1993-96    参加中国远洋渔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1991- 92   参加“中国进一步发展远洋渔业对策研究”项目

1991- 96   柔性水动力扩张装置及新型网板研究项目负责人

1989- 92   参加“日本海鱿渔钓渔场调查和钓捕技术研究“项目

1987-      参加“围网作业时渔船外力实测”项目

1986- 90  “上海市水产品消费市场预测”项目负责人

1983- 86   “渔具性能及计算机设计”和“捕捞航海模拟训练器”项目

负责人

1977-79   研究电脉冲惊虾器及水下测量仪器等


七、成果和荣誉(奖项)  


1.2006年“中国海洋捕捞能力的计量及其方法比较”获上海市水产学会2005-2006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2.2004年上海市优秀回国人员称号(上海市政府)

3.2003年渔具力学获上海市优秀教材.

4.2002年上海市比翼双飞称号(市妇联) 

5.论文“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获2002年农业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高等农业教育编委会颁布的高等农业教育2000-2001年度优秀论文2等奖。

6.2001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7.教育研究项目“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改革”获2001年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

8.199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9.科研项目“我国远洋渔业拓展前景的研究”获199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0.研究项目“教学管理系列软件的研制及应用”获1998年上海市教育成果叁等奖。

11.教育研究项目“海洋渔业专业教育改革和实践”获1997年国家教育成果壹等奖。

12.科研项目“日本海柔鱼钓渔业渔场调查和钓捕技术研究”获1993年农业部科技进步壹等奖,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叁等奖。

13.科研项目“中国进一步发展远洋渔业对策研究”获1993农业部科技进步叁等奖。

14.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15.科研项目“电脉冲惊虾仪和捕捞技术”获1978年福建省科技奖。


八、联系地址(邮件、办公室电话)

yqzhou@shfu.edu.cn

8621-61900307